- 所在位置:
- > 博天堂918国际 >
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,他们经常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,名片上的头衔繁多,看起来高大上又权威,比如中国、中华、国际、环球协会、理事会、联合会、委员会等等,让人眼花缭乱,而且他们的职务不是会长就是副会长、理事长。实际上,诸如这样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大忽悠,印在名片上的各种协会组织也多半是山寨。
2016年10月12日,民政部公布第十三批 “离岸社团”、“山寨社团”名单(共68家)。
截至2016年10月12日,民政部一共公布十三批总计1287家“离岸社团”“山寨社团”名单。已注销“离岸社团”“山寨社团”6家(截至2016年10月9日),部分被重名社团5家。
欢迎社会公众继续提供“离岸社团”“山寨社团”名单及活动线索,民政部将持续对名单进行更新。
“山寨社团”主要是指内地居民利用境内外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的差异,在境外登记的非正式协会。这些社团多以国字头命名,名称往往与大陆知名社团的名称相似,甚至一模一样。“山寨社团”涉及医疗、教育、餐饮等多个行业,在境内收敛钱财,收取会费,发牌照、搞评选颁奖活动收钱等,严重影响了正规社团的运营秩序,为正规社团组织带来诸多麻烦与困扰。
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,很多用户无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,导致“山寨社团”依靠虚假网站骗钱的事情时有发生。
长期以来,在我们的市场伦理与社会伦理中,从来都推崇官商交织、背靠“大树”好乘凉的理念,不论是推进行业发展的行业协会,还是举办公益事业的社会团体,都热衷于与政府部门“协同作战”,这就给某些协会、团体借权敛财制造了天赐良机。
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,是现代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。但眼下,社会组织体系中“山寨化”现象突出,且“劣币驱逐良币”。因此,有效规范社会组织发展,让它们戴上“小黄帽”,严格遵守社会规则,沿着法治的轨道正常发育、成长。
一般来说,识别非正规社团的最简单办法就是看其是否有夸大宣传,突出政府背景。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不允许社会组织打着政府机关的旗号大肆宣传,为自家组织拉拢成员。如果一个社会组织公开打着政府的名义夸张宣传,十有八九是“山寨社团”。
中国境内的所有社团都在民政部注册备案,如果遇到了无法辨别社会组织真假的状况,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社会组织网查询()。进入官方网站后输入社会组织的名称,即可查询其登记证号、业务主管单位等相关信息。
为打击非正规社团,百度与民政部合作,授予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首批1457家全国性社会组织百度官网认证标识。当用户在百度搜索某个社会组织时,如果有“官网”标识,则是在民政部合法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,网友应该优先点击官网认证网站。
除此之外,根据民政部曝光的“山寨社团”名单,百度在相关社团的条目中同步更新,直接在百科中曝光,让用户搜索相关关键词时即可看到该社会组织属于民政部曝光的“山寨社团”,帮助用户快速高效的识别该社团是否属于非正规社团。
除以上三种办法,公众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这些社会组织的背景资料,搜索该协会的相关信息,是否合法,是否有违法活动已被工商、公安等部门查处,或已经在媒体曝光。如怀疑互联网信息的真实性,公众可以直接拨打该社会组织或民政部的公共电话,请求帮助查询或咨询。